常凌乾老师课题组
教育和工作经历 工作经历 2019 - 至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教授 2017 - 2019 北德克萨斯大学(美国) 生物医学工程系 助理教授 (Tenure Track) 2016 - 2017 西北大学(美国)CCNE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博士后 PI:Horacio Espinosa 美国工程院院士 PI:Chad Mirkin 美国科学院、工程院、AAAS、医学院院士 2021-至今 创始人 北京载愈(Pre-A轮,估值1.5亿) 教育背景 2011-2016 博士 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 导师: L.james Lee(Helen Kurtz讲席教授) Wu Lu (ECE Professor) 2008-2011 硕士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电子学 导师:蔡新霞(国家杰青) 2004-2008 学士 大连理工大学
常凌乾 教授 杰青 博士生导师 青年长江学者 青千 lingqianchang@buaa.edu.cn 主持科研项目 2024 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24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 2022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2019 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 2017 中组部国家高层次海外人才项目 中心——单细胞工程研究所 2024 基金委面上项目 2021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20 基金委面上项目 2020 北京市海淀区概念验证项目 2020 基金委青年项目 2020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研发专项 2022 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横向项目(多项)获奖和荣誉 2024 工信部杰出青年 2016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校长奖(博士最高奖) 2022 中国科协/知社科技新锐人物奖 2013 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NSF)NSEC Fellowship 2022 Micro and Nano Engineering (Elsevier) 青年科学家奖 2011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University Fellowship 2021 Nanoscale(RSC)Emerging Investigator 2008 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奖学金 2018 Microsystemand Nanoengineering (Nature) 青年科学家奖 2008 大连理工大学 优秀毕业生 2018 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 RSG Award 2016 EIPB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研究生奖
Editorial Board Micro and Nano Engineering (IF:5.6) Biosensors (IF:5.7) VIEW (IF:10) Medicine in Novel Technology and Devices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X (IF:4) Nanotechnology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 Computer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IF: 6) Associate Editor BioMedical Engineering Online (IF:3.2) 2023 中国微纳技术学会 生物微机电系统分会 理事 2022 国际科学组织Vebleo协会 Fellow 2021 国家十四五‘前沿生物技术’重点研发专项指南组 成员 2021 中国微纳技术学会 青委会 委员 2023 中国微纳技术学会 柔性电子分会 委员 2021 中国抗肿瘤学会 肿瘤标记专委会 单细胞协作组 委员 2023 中国微纳技术学会 生物微机电系统分会 理事 2019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纳米医药分会 青年委员 2023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纳米医药分会 委员 2024 IEEE MEMS Board Committee 2022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纳米医药分会年会组委会 委员 2022 中国微纳技术学会年会组委会 委员 2021 中国微纳技术学会年会组委会 委员 2019 第二届细胞信息学研讨会 主席(共同主席:顾宁院士) 2019 Microsystem and Nanoengineering 年会组委会 委员 2018 Second Texas Symposium on Computing with EmergingTechnologies (Dallas, Texas) Session Chai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