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球菌是一类重要的致病真菌,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引起疾病爆发。然而,快速准确地检测隐球菌面临三大问题:①隐球菌表面有很厚的多糖荚膜,核酸提取困难;②隐球菌(CRY)有两种主要的亚型,很难快速区分;③隐球菌核酸提取与检测步骤繁琐,且易于感染人体与污染环境。传统的病原体核酸提取与检测方法通常需要扩增(如PCR)的步骤,且需要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和昂贵的实验室设备,给一些偏远的地方诊断隐球菌病带来了... ctDNA全称为circulating-tumor DNA,是指人血液中肿瘤细胞体细胞DNA经脱落或者当细胞凋亡后释放进入循环系统,故被称为循环肿瘤DNA,包含着癌症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等重要信息。然而,ctDNA的精准检测面临着三大问题:①临床样本(如血液、尿液、粪便)等成分复杂;② ctDNA的半衰期较短(<2小时);③ ctDNA丰度极低,仅占循环游离DNA (cfDNA)总量的0.5~... 人们所处的日常生活环境无时无刻不暴露在电离辐射中,特别是一些特殊的环境,如医学上的CT诊断、放射性同位素试剂、放射性治疗等。电离辐射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尤其对于接受放射治疗的病人,过度暴露于高能粒子(如γ射线)会对健康器官和细胞造成损伤。定量研究显示,增加1Gy的累积辐射会使患白血病的风险因素增加3倍。因此,能够灵敏地检测低辐射剂量以量化其损伤十分重要。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凌... 生物电子设备通过其微型化的系统设计和柔性材料的应用,达到与靶器官和组织的理想贴合状态,进而成为局部药物递送的理想平台。同时,将电子技术整合到药物递送装置,使生物电子递药系统(bEDDSs)与基于化学或生物机制的递送系统相比,在原位递送的效率、速度和可控性均有显著的优势。生物电子递药系统(bEDDS)的应用与组成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凌乾课题组受邀在《Small Methods》上发表署名为... 细胞核内的蛋白质在基因的调控、翻译和表达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常与肿瘤发生、转移以及耐药性有关。但核蛋白被细胞膜和核膜的双重屏障包围,实际检测中,面临比细胞质蛋白检测更多困难。常规蛋白质免疫印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免疫沉淀法均需要将细胞裂解,无法满足活细胞实时检测。而活细胞状态下检测细胞核蛋白主要方法,如分子荧光染料法和质粒表达法,需要特定筛选条件而缺乏一定的适用性,不能满足需求内源核... 活体微环境中细胞不断受到诸如拉力、静水压力和剪切力等物理力的作用。细胞对于外界信号的感知和响应是细胞的自我调节以适应和应答外界环境机械力的变化的一种重要机械特性。例如,在肿瘤微环境中,空间结构、张力强度、弹性系数等发生变化时,癌细胞会做出相应的调节以改变自身的机械特性,一方面通过驱动并调整细胞形状、骨架结构以及粘附亲和度,产生特定适应性行为,如侵袭、迁移等;另一方面通过激活特定基因程序,改变... 结核病(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TBC)是主要的世界性传染病,也是致死亡率最高的单传染病原体之一。常规结核病的筛查诊断主要是在设备齐全的三级医院,基于商业化的核酸检测仪器,价格昂贵,对专业人员和实验室的要求较高,限制了其在偏远地区的应用。针对这一需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凌乾课题组在《Biosensors & Bioelectrnics》(IF: 10.7)期刊上发表了“A finger-d... 柔性可穿戴生物医学芯片目前主要可应用于皮肤或器官生理信号传感器、透皮给药、在体基因转染(图1)。近年来,微纳米技术的发展,使可穿戴传感器在单细胞精度上进行长时间、实时生理参数的检测。另一方面,基于微纳米结构的在体透皮递送系统可以实现精确分子递送,包括小分子(如葡萄糖等)和大分子(如蛋白,质粒等)。最新报道的一些纳米转染芯片可以有效地表贴于皮肤上,并在单细胞精度上进行基因转染。与常规方法相比,... 特定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肿瘤细胞产生特殊行为,例如,超强耐药性等。在活细胞内、单细胞水平上探索基因突变与活细胞行为相关性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精准可靠的参考。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凌乾课题组在著名期刊NanoLetters上发表了一篇名为“Single Living CellAnalysis Nano-platform for High-throughput Interrogation of... 全球新冠肺炎确诊人数持续增加,面对广泛场景,如乡村卫生站、居家自测等环境下,快速、精准、便携式和低成本的新冠病毒检测预警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凌乾课题组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Research》发表了署名为“Low-cost and Scalable Platform with Multiplexed Microwell Array Biochip for Rapid... 2020年12月18日,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单细胞工程研究所举办首次联合组会,来自研究所4个课题组29余人参加此次交流会议。本次联合组会在高精尖创新中心窦店基地召开,并在腾讯会议线上交流。 会议开始,常凌乾教授介绍了研究所创办的背景和发展目标、研究平台等细节。常凌乾教授,林绪波副研究员,胡靓副研究员,王杨副研究员等几位PI分别介绍了自己课题组的研究方向。胡靓课题组:胡靓老师首先... 2020年11月20日下午16:0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与工程学院,高精尖创新中心,单细胞工程研究所学术报告在2号楼东侧报告厅举行。本次报告同时进行云直播,报告主题为Paper-based analytical chips and h... 2019年6月4日上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王蔚芝在逸夫科学馆416报告厅作学术报告。生物医学工程系师生到场参加。报告由高精尖中心常凌乾教授主持。此次报告主题为“多肽纳米探针生物传感与分子影像”。会上,王蔚芝副研... 2019年4月17日下午,受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常凌乾教授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化学和生理系教授、健康衰老研究中心主任、美国Buck研究所教授Brian Kennedy来我校做了题为“Targeting Hu... 2019年12月30日(周一)下午,由常凌乾教授邀请的许岩教授于北航逸夫科学楼416房间为北航的老师同学们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许岩2001年在大连理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4年于大连化物所获得硕士学位,并于2007年在东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为了进一步推动生物医学学科和细胞分析生物信息学的发展, 2019年12月11日 “第二届全国细胞分析生物信息学研讨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会议中心第二报告厅顺利召开。本次论坛会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共同承办。本次论坛会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阶段,此次约有30多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并做主题报告。在上午主题报告开始前,首先由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顾宁... 为了促进领域内的学术交流,2019年10月29日上午,北航生医学院高精尖中心常凌乾教授邀请了美国东北大学化学工程系Sidi A.Bencherif教授在北航逸夫科学楼416会议室做学术报告,主题为“Engineering Injectabl... 为了促进领域内的学术交流,2019年9月9日下午,高精尖中心常凌乾教授邀请了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谢曦教授在北航新主楼F201作学术报告,报告主题为“微纳生物医学器件”,报告由常凌乾教授主持。报告内容主要包... 2019年9月9日下午,应高精尖中心常凌乾教授邀请,清华大学国家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高军涛副研究员在逸夫科学馆416报告厅作学术报告。生物医学工程系师生到场参加,报告由常凌乾教授主持。此次报告主题为“新型显微技术开发与3D基因组成像技术”...
上一页
1
下一页
|